已阅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企业新闻

[转载]32.5水泥恩怨难了!退出还剩不足百天,各方已想好对策!

 

发布时间:2019-07-18    字号:【

  取消PC32.5R水泥消息一出,关于32.5水泥的去留问题就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一方面,P.C32.5不仅长时间占据国内水泥消费市场的主体地位,更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  并且据国际权威机构撰写的《水泥工业低碳转型技术路线图》显示,在各种混合材深加工用以替代部分熟料,以及多种混凝土外加剂等一系列新技术有效应用的条件下,32.5水泥与42.5水泥52.5水泥相比较,具有热耗低20~25%、电耗低12~17%、碳足迹少14~20%、废弃物利用量多18~28%、正常全生命周期中对二氧化碳的循环吸收固化量高10~15%等诸多优势。

  采用等量的32.5水泥同样可以配制出C30或以上的混凝土(我国也有类似的试验研究结果报导)。因此,低熟料含量的低标号32.5水泥的发展潜力及其社会、环境和经济效益总体优于42.5或52.5水泥。

  而另一方面,主张全面淘汰32.5水泥,即废方的种种论据,例如去产能、打假、提高集中度、提高产能利用率、整肃市场秩序、提高水泥实物质量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、增加高标号水泥用量占比、提升混凝土质量和性能、延长混凝土构筑物寿命、去除“小乱污”和“僵尸”水泥厂和粉磨站、降低混合材(废弃物)的物流成本、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的利润、便于水泥质量的检查监管……不胜枚举,不一而足。

  但无论是否赞同,取消PC32.5R水泥政策出台后就意味着32.5水泥几乎没有再回旋的余地。海螺水泥此次发布告知书也从侧面反映出水泥行业对于取消32.5水泥做好了一定的应对准备。

  除海螺水泥外,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也曾发布《关于取消复合32.5R水泥和生产、销售砌筑32.5(M32.5)水泥的告用户书》。

  告用户书称:根据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(2018年第15号)《GB175-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(第3号修改单)》”要求,从2019年10月1日起取消PC32.5R等级水泥。为此声威集团将在2019年10月1日起停止生产和销售复合32.5R(以下以PC32.5R代)等级水泥。为满足广大用户对32.5级别水泥的需求,声威集团将推出新的砌筑32.5(M32.5)水泥产品。

  另外,近年来各大水泥企业开始涉足“家装水泥”,有业内人士就表示,家装水泥或将是32.5水泥取消后对市场的一种需求补充。

  总体来说,取消P.C32.5水泥已经在所难免,接下来市场还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:

  1、社会粉磨站企业若要继续生存,需要进行技术改造,并获得更为牢固的熟料渠道,最好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渠道,水系发达地区可以考虑进口熟料;

  2、社会粉磨站可以转型为混凝土服务,制作干混砂浆、混凝土掺合料,提供混凝土预制配件和功能性水泥部品构件所需的预拌材料;

  3、水泥毕竟只是半终产品,下游使用放为了平衡42.5水泥,可能掺加矿渣微粉等混合材。因此,预计P.C32.5水泥取消后会利好微粉行业。

  4、目前绝大多数搅拌站是选购42.5水泥配制砼,也有选购32.5水泥的。因所选水泥等级及砼性能要求不同,两者掺加掺合料比例相应变化。商砼站作为生产者,会根据实际需要对配方做出改变,P.C32.5水泥的取消对商混站影响不大。

  5、熟料生产企业,尤其是大型企业,无疑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,话语权增强,在熟料控销背景下,进一步掌控市场主动权;

  6、取消P.C32.5会对农村市场产生较大影响。农村市场水泥用量分散,施工较为粗放,掺加混合材不严谨,这就意味着农村市场的32.5等级水泥多数将替换为42.5等级水泥,可能增加建设成本。

  7、可能影响建筑质量。一方面,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与水泥强度不成正比,高性能混凝土也不意味着高水泥含量或者说高熟料含量,早强过高反而容易开裂,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提升;另一方面,取消32.5水泥以后,施工环节可能出现更多的私自掺加混合材的情况,而这种掺加混合效果会远远差于直接在水泥磨机中粉磨,最终影响的还是建筑质量,并增加现场监管难度。这就要求,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和验收了。

  坦诚而言,取消32.5水泥并不是水泥行业结构调整,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,P.C32.5水泥有着诸多优势,也为节约自然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,行业人士应该理性看待32.5水泥存在过的价值,切勿“过街老鼠”般人人喊打。

  但在这场32.5水泥存废之争事实已定的情况下,以水泥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上下游应该提前着手,充分应对,多渠道缓解市场的客观需求。

  无论是M32.5、家装水泥,亦或者矿渣32.5,企业都应严格把握质量关,切忌以“取消32.5水泥”为庇护,生产品质更次、标准不一的水泥来弄虚作假。而相关监管单位也应完善监督渠道,做好监督管理工作,切实保障产品升级换代的必要性、可靠性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“中国水泥网”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!

分享到:
联系方式:0433-3873019           吉ICP备11002573号
Copyright ©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.
吉林亚泰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
技术支持: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